为解决县域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、分级诊疗政策落实不完全的问题, 实现以县级医院为龙头、乡镇卫生院为枢纽、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,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,通过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信息融合等新兴技术,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,提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。
2019年8月,国家正式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,4年时间,在国家持续出台医共体建设相关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下,各地医共体建设如火如荼。2022年11月,国家卫健委发布《关于印发“十四五”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的通知》,在专栏中明确提到加强数字医共体建设,建立一体化管理运行和协同服务的信息系统。2023年2月,国家卫健委又发布了《关于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进一步在城市推广医共体建设模式。
医共体平台依托大数据中心建设,实现数据采集、治理、整合、标准转化、质控、主索引管理、数据共享交换以及医共体临床协同业务库、医共体运营管理专题库,支撑上层运营数据可视化应用。建设医共体业务应用,包括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智慧基层应用相关系统,面向医共体内医疗机构业务协同的相关系统,面向卫健、医保部门科学决策监管以及绩效考评的相关系统,面向县域内广大人民群众的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服务相关应用。结合医疗卫生信息化实际需要,构建医共体信息化标准和安全体系,并提出相关标准和安全落实的要求和措施。
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,乡镇卫生院为枢纽,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,实现医疗、绩效、人员、财务、资产和药品六个统一的管理和服务,从而实现管理的共同体、利益的共同体、责任的共同体、服务的共同体,做到“县级强、乡级活、村级稳、上下联、信息通”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,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,为广大居民提供连续性、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。
一、有利于缓解群众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问题。将患者分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,有效节约公共卫生资源,通过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降低患者的费用,可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大便利和更多实惠。实现患者在基层即可享受到县级专家的优质服务。
二、有利于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。通过建设卫生健康信息化,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各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业务进行整合与优化,充分利用居民健康信息,提高各医疗卫生机构间的数据共享和协作水平。
三、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管理能力。通过信息平台的共享和业务有机融合,各级行政部门可获得宏观管理所需的数据支持,开展绩效考核评价、疫情监测和应急联动。